在大屏領域,我們都知道畫質是很多人都會關心的一點,亮度這個詞可能在投影儀產品中會受到廣泛關注,但其實電視領域中,亮度也是決定性的因素。
雖然電視不像投影儀一樣低亮度就無法觀看,但是電視的亮度是和實際的觀感體驗成正比的。電視的亮度是用尼特(nit)來表示的。
如果想要有更好的明暗表現和色彩對比等,那麽電視的亮度是必不可少的。一般來說,中端電視亮度應當在350nit以上,低於這個數字就比較差了,高端電視(如量子點電視)亮度不低於600nit,更高端的接近萬元檔的電視,一般都要高於1000nit。
電視的亮度又分為兩種: 1.峰值亮度,這個概念很好理解,簡單來講就是一台電視“短時間”能達到的最高亮度,不過峰值亮度持續時間太久可能會有燒屏的危險。目前對於超高清電視(UHDTV)來說,OLED麵板的峰值亮度必須達到500尼特,而LCD麵板必須達到1000 尼特。實際上,現階段很多采用LCD麵板的4K HDR電視都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1000尼特。
2.最大亮度,也就是電視屏幕在正常使用範圍內能夠顯示的亮度最大值,這個亮度是可以長時間顯示的,不會對電視造成損壞。

而亮度與畫質也是有著緊密聯係的,因為要想實現HDR效果除去對比度和色域以外,亮度也是重要的參數之一。
所以在購買電視時,除去性能色域等方麵,亮度也是很多人會忽視的重要一點,即便是有些電視標稱支持HDR,其實僅僅是支持HDR解碼,麵板亮度達不到,觀看HDR影片效果可謂是微乎其微。
(责任编辑:大嘴巴)